在我们的一生中,偶尔会有一些仿佛与诗人、词人“面对面”的相通时刻,那一刻也许你会很欣慰。
关于人生错过的遗憾,也是如此。

铜官窑瓷器题诗二十一首
【唐】佚名
君生我未生,我生君已老。
君恨我生迟,我恨君生早。
【赏析】此诗为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,可能是陶工自己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。表达的是两人相爱却不能长相守的无奈辛酸。
原诗哀婉动人,后有人续写,续接得完美,以至于现代人把整首诗都误认为是古人作品,文颇凄美,影响深远。

莺莺传
【唐】元稹
弃置今何道,当时且自亲。
还将旧时意,怜取眼前人。
【赏析】《西厢记》是爱情的经典,但原来的故事却并未是这样的喜剧结尾。一篇《莺莺传》,张生始乱终弃,负心行为人尽皆知。张生抛弃了莺莺,最后二人各自成婚,但张生无耻地想再续前缘,幸亏莺莺冷静绝情,彻底断绝了关系。错过的就让它过去吧,从今以后各自安好,也免得徒增烦恼。

节妇吟·寄东平李司空师道
【唐】张籍
君知妾有夫,赠妾双明珠。
感君缠绵意,系在红罗襦。
妾家高楼连苑起,良人执戟明光里。
知君用心如日月,事夫誓拟同生死。
还君明珠双泪垂,恨不相逢未嫁时。
【赏析】此诗通篇运用比兴手法,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。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言情诗,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,题为《节妇吟》,即用以明志。
最后以深情语作结,一边流泪,一边还珠,言词委婉,而意志坚决。

赠去婢
【唐】崔郊
公子王孙逐后尘,绿珠垂泪滴罗巾。
侯门一入深如海,从此萧郎是路人。
【赏析】元和年间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,生得姿容秀丽,与崔郊互相爱恋,后却被卖给显贵于頔。崔郊念念不忘,思慕无已。一次寒食,婢女偶尔外出与崔郊邂逅,崔郊百感交集,写下了这首《赠婢》。
诗中流露出的弱者的哀怨、深沉的绝望,却比直露的指斥更厚重,也更能激起读者的同情。

锦瑟
【唐】李商隐
锦瑟无端五十弦,一弦一柱思华年。
庄生晓梦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鹃。
沧海月明珠有泪,蓝田日暖玉生烟。
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。
【赏析】这首诗历来注释不一,莫衷一是。或以为是悼亡之作,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自比文才之论,或以为是抒写思念侍儿锦瑟。但以为是悼亡死者为最多。
有人认为,开首以瑟弦五十折半为二十五,隐指亡妇华年二十五岁。这话未免有嫌牵强。但是,首联哀悼早逝却是真实。颔联以庄子亡妻鼓盆而歌和期效望帝化成子规而啼血,间接地描写了人生的悲欢离合。颈联以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,隐约地描摹了世间风情迷离恍惚,可望而不可至。最后抒写生前情爱漫不经心,死后追忆已经惘然的难以排遣的情绪。

题都城南庄
【唐】崔护
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。
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
【赏析】唐人孟棨《本事诗》和宋代《太平广记》中记载: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,在长安南郊偶遇一美丽少女,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,于是题写此诗。
还是春光烂漫、百花吐艳的季节,还是花木扶疏、桃树掩映的门户,然而,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“人面”却不知何处去,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。全诗自然浑成,犹如从心底一涌而出的清泉,清澈醇美,令人回味不尽。

钗头凤·红酥手
【宋】陆游
红酥手,黄縢酒,满城春色宫墙柳。
东风恶,欢情薄。
一怀愁绪,几年离索。错、错、错。
春如旧,人空瘦,泪痕红浥鲛绡透。
桃花落,闲池阁。
山盟虽在,锦书难托。莫、莫、莫!
【赏析】全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被迫分开后,在禹迹寺南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,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,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,是一首别开生面、催人泪下的作品。
他知道,这一生他们再无情缘可续。自此,他们只能任相思成灾,泛滥于心头。自此,他们虽情意依浓,而爱已阑珊!

钗头凤·世情薄
【宋】唐婉
世情薄,人情恶,雨送黄昏花易落。
晓风干,泪痕残。
欲笺心事,独语斜阑。难,难,难!
人成各,今非昨,病魂常似秋千索。
角声寒,夜阑珊。
怕人寻问,咽泪装欢。瞒,瞒,瞒!
【赏析】陆游写了著名的《钗头凤》词以致意。唐婉则以此词相答。据说在此后不久,唐婉就在悲伤中死去。
与陆游的原词比较而言,陆游把眼前景、见在事融为一体,又灌之以悔恨交加的心情,着力描绘出一幅凄怆酸楚的感情画面,故颇能以特有的声情见称于后世。
一生只为爱而生,再多的才情也拯救不了她那颗痴狂的心。